丹麥行銷鬼才:菸盒警語 反激發菸癮
被視為國際品牌大師的丹麥行銷鬼才馬丁.林斯壯(Martin Lindstrom)最近出了一本新書,書名為《購買學:有關我們為何買東西的真話與謊言》(Buyology:Truth and Lies About Why We Buy),書中指出許多有關行銷的概念都只是一廂情願的迷思。
為了這本書,林斯壯花了七百萬美元(由跨國大企業贊助),花了三年時間進行一項神經行銷學(neuromarketing)研究,他的研究團隊找來二千名志願者,用一種特殊磁振造影儀器掃描他們看到廣告或圖像時的腦波活動,結果發現廣告界某些直覺固然正確,但也有很多觀念係積非成是。以下是書中若干發現:
*在電視節目打廣告或在電影中搞置入性行銷,通常毫無作用;觀眾看到廣告或置入性行銷的影像,會自動把它們過濾掉,這種廣告手法只有在一種情況下會有效,那就是能呼應電視或電影情節時。
*在香菸盒打上警告標示不但不能嚇阻癮君子吸菸,反而會觸動他們的菸癮,鼓勵他們點上一根。為什麼?因為人腦中的阿肯伯氏核(nucleus accumbens,與上癮有關的腦部區域)看到警告標示時會受到刺激。
*潛意識廣告(subliminal advertising)是否還在使用?那可不。有些百貨公司或賣場甚至播放內含隱藏性訊息的音樂,悄悄敦促消費者多買東西或不要順手牽羊。
*大家總認為火辣煽情的廣告有賣點,但和一般人的認知相反,廣告中加添「性」元素通常無助於促銷;但如果其中的「性」引發爭議(例如Calvin Klein的內褲廣告),就可以刺激買氣。
林斯壯把buyology定義為:激起購買欲的多種潛意識力量,有助於企業展開邪惡的行銷陰謀,但他堅稱他並不鑽研buyology。林斯壯說,「我希望普羅大眾把這種工具用在善的方面,藉此更了解我們自己,我們的慾望,我們的衝動,和我們的動機,並將這些知識用於良善、實際的目的」。
擷自 中時尹德瀚/綜合報導
之前有一個中南美國家,他們曾在一段時間大力推廣戒毒的訊息,其中的海報都是以不要吸毒作為主要口號,推行一段時間下來後,吸毒者反而竄升了好幾倍,這就是與抽煙過量,有害健康一般,但卻反而造成煙癮的引發一樣,道理相通。(網路文章)
潛能密碼:
我們自小的教育都是偏重於”注意負面”,因為,從小我們所接觸到的都是父母家長告訴我們”你這樣做是錯的””這個不是這樣,””你都不懂””告訴你不要亂動不懂嗎”,不可以這樣,不可以那樣。
在我們的行為模式中,為了自保的活命機制,自然發展出”注意批評出現在我身邊””注意不要做什麼””注意我正在被人否定什麼”。如果沒注意,棍子馬上到啦!罵聲連連喔!
自然而然,對於”不要做○+×”的話語,我們本能的就會將注意力放在” ○+×”上面了。可是越將注意力放在上面,也就等於你正在吸引這樣的事件發生,你所專注的即是你所要且預設會發生的。這是不變的法則。
不信你試試看下面的試驗!
現在,
請不要想綠色的蘋果!
千萬不要想綠色的蘋果!
就跟你說不要想綠色的蘋果!
請問,
剛剛在你腦中浮現的是什麼樣顏色的蘋果呢?
綠色的吧~~~
這是我們的慣性反射機制,這種慣性已經深植我們的細胞中了。這種慣性反射機制迴避了我們的所謂理性的思考機制。
如果你越告訴自己
『我不可以失敗』
『我不能再虧錢了』
『我最討厭矮的男人了』
『我最討厭花新的男人了』
「我不要失業」
「下一個工作,我絕對不要再找像這樣摳門的老闆了」
『我不要再胖了』
『我不要再和老婆/老公 吵架了』
『我不要在理他了』
相信這些話的結局往往是否定句的後面!
其實,只要改變用語,漸漸的我們的反應模式也會從負面轉為正面。
要用對字,我們可以從表意識的自覺開始改變,漸漸的潛意識也會潛移墨化的改變。
你有發現自己的生活與自身的內在中充滿哪些「不要~~~」可是卻一直沒發現嗎?
為了真正你所要的生活,你是否該對自己的內在大掃除了呢
留言列表